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馬偕紀念醫院的故事

:::
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:::

馬偕紀念醫院的故事

滬尾偕醫館
滬尾偕醫館
馬偕紀念醫院的故事──「焚而不燬」精神的延續
 

馬偕博士病逝以後,偕醫館因此停頓了5年。

1906年宋雅各醫師接續馬偕的醫療工作,重開滬尾偕醫館,並於1912年由淡水遷至現在中山北路的現址,並正式命名為「馬偕紀念醫院」。

馬偕醫院如果由偕醫館算起,一共經歷三個政權的更替,其間歷經戰亂、體制蛻變、甚至瀕臨解體,如今仍能屹立不搖,知道過去歷史的人,都將之視為奇蹟。但平心而論,這並不是偶然的,當我們回顧一百年來的歷史,馬偕人的確盡心與上帝同工,其間發生許多奮勇救人的感人故事,例如:

樂山療養院
樂山療養院
1924年戴仁壽醫師開始收容全國各地的麻瘋病人
  1924年戴仁壽醫師開始收容全國各地的麻瘋病人,並於1934年4月30日啟用樂山療養院為麻瘋病患服務。當初,在選擇八里籌設收容場所時,曾經遭受當地人排斥、恐嚇,戴醫師曾為此逃到山上躲藏一段時間。一位外國醫師願意為一群素不相識的人生命遭受威脅,這完全是信仰的力量。
小兒麻痺患者
小兒麻痺患者

1966年成立了小兒麻痺重建中心

1968年籌募100萬元關懷小兒痲痺及兔唇兒童醫療
  除了照顧痲瘋病患,我們也優先成立了小兒麻痺重建中心、協談中心、加護病房、兔唇整型、燙傷病房等台灣首創的醫療服務,這些服務的可貴,不在於它是台灣第一而感到自豪,而是它們有著共通特色,就是需要投注相當龐大的人力、物力,在沒有勞保、健保,經濟還不是那麼好的年代,那是極不容易的事情。
這種體恤病患苦楚、無條件付出的精神,不經意當中也救了我們的醫院。
危機就是轉機---馬偕精神的延續
  就在1975~1980左右,馬偕經營面臨極大危機,當時發生了撫遠街爆炸案,由於傷患傷勢嚴重,許多醫院都拒收,馬偕醫院則盡全力搶救,有些家屬一到急診室就跪了下去,原來,轉了好幾間醫院都被拒收,正因為尊重生命、搶救受苦同胞的心懷,讓社會肯定了我們,也讓醫院在經營上得到實質的助益。
1982年內湖福田煤礦災變,受傷礦工因瓦斯外洩無法救出,醫院同仁於是直奔災難現場,深入地下1180公尺的深處,在黑暗中摸索救人。
從歷史可以看到一個真理,上帝的拯救工作是透過許許多多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所完成。雖然個人渺小有如荊棘,但是因為上帝的同在,只要受呼召的人願意委身,必能成就無限的價值,上帝看重歷代默默耕耘的無名英雄,無論他們是不是基督徒,偉大的歷史,偉大的使命,上帝都藉著這些人的協助來完成。
上帝隨時在聽見、看見、知道民眾的需要。上帝的拯救,是透過許許多多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所完成。雖然,我們個人的能力,渺小、有限、如同荊棘,但是因為上帝親自同在,受呼召的人只要願意委身,必能成就無限的價值。上帝看重歷代默默耕耘的無名英雄,無論他們是不是基督徒,偉大的歷史、偉大的使命,就藉著這些人的協助來完成。上帝的愛和救贖也就在那裡彰顯出來。  

很多很多的故事.....

1999年3月開始泰北阿卡族關懷	口腔檢查1999年921最先抵達埔里,設立醫療站搶救災民
TOP